• 栏目频道
如何让”教学评一体化“真实落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7 16:46:22
访问量:872

一、适切确立学习目标的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核心,追求“让学生学会”,是课堂教学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开始到课堂实践全程不变的目标追求,更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应有之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各课程标准“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这让“教学评一体化”落地更加有标可循、有标可依。对于教师的教学如何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怎样实现“让学生学会”?关键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学习目标当摆设”“有目标无评价”“只管教不管学”等陈旧做法,让教与学、教与评、学与评一致性指向课程标准,做到“教一学一评”有机衔接。为此,教师必须具备并不断增强以下四种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学习目标在教、学与评中的统领地位。学习目标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预期学生学习进程能够达到的目标,它指向课程标准,引导、驱动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终点,也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因此,为保证其科学性与适切性,教师要做好以下三点。
1、做好三个分析
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反映课程理念,是国家意志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体现,是学科教学的根本依据。每一个教学设计都始于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深度理解,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分析“课程内容”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深刻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应该学”的,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是对课程标准最好的问释。教师要分析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的结构与组成。明确哪些内容是可以"用来教"的,如何最大化发挥教材内容的价值,怎样根据教材内容补充合适的学习资源,等等。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认知状态、学习动机等切入,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准确判断学生的学情。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保证学习目标“该学”“能教”“可学”。

2、规范目标叙写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课堂评价依据学习目标进行,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因此,学习目标必须能够测量、利于评价,这要求教师具备必要的规范叙写学习目标的能力。第一,要明确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在叙写目标时,要突出“学生能”;第二,要善于运用可操作的具体行为动词,表达“学生怎么做”,如写出、列出、解答等;第三,列出合适的行为条件,表明“学生在什么条件下做”;第四,提出程度要求,即“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如准确表述、全面概括等。上述“宋代经济的发展”的学习目标可表述为:(1)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准确叙述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发展的主要表现。(2)通过研读课文、分析史料,准确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3)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史料,全面归纳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清晰呈现目标
学习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达到的结果,只有准确理解学习目标,学生能向着目标前进。课堂伊始,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呈现学习目标,5寻学生理解目标要求。呈现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如上述"宋代经济的发展"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逻条陈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也可以展示样例,让学生知道"我"要到哪里去",进一步明白"我要怎么去",明洒学习前进的路径,增强学习的动力,进而达成课堂学习目标。


出自《教师研究课题中心》公众号


<返回上一页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好友 分享到QQ空间 复制链接